表情其实是因笔而异的,圆笔、响箭笔、G笔、迷你笔同属钢笔大类,落笔效果竟全然不同。
漫画不是光靠让人们阅读故事成立的。倘若如此,人们在谈论作品故事的主题时莫不就是在谈论漫画本身?漫画又与表现同类主题的电视、电影、戏剧、小说等大众文化的其它领域如何区分、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在夏目看来,内容只是一方面,表现才是日本漫画能够蓬勃发展的主体性条件。比如线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要素。线条的力度及相互关系会给漫画读者留下一种印象,使漫画故事成为某位漫画家之“作品”的原因之一也在于线条的质感。
表情其实是因笔而异的。圆笔、响箭笔、G笔、迷你笔同属钢笔大类,落笔效果竟全然不同:圆笔画出的线条纤细均匀,容易绘制微妙的短线和中性的感觉;响箭笔的笔尖中规中矩,画出的线条透出一种温暖的柔和;G笔则更能粗犷地赋予线条强弱感;迷你笔笔尖细归细,只有0.2毫米,但落笔未必佳,干涩中性的感觉太强;至于签字笔,夏目认为没什么讨论价值,因它画出的线条虽粗,却多少给人呆板的印象。而像是毛笔这种腰肢柔软的笔,倒是颇具微妙之处,只要稍稍上下提按笔尖,笔触的粗细就会发生变化,手指的一点力量就会使线条突然弯曲或出现突然的强弱。
夏目曾用G笔、圆笔、签字笔分别临摹《忍者武艺帐·影丸传》中的影丸形象。这是白土三平创作于1959年至1962年间的一部战争题材漫画,画风粗犷却并不粗糙,写意般的简单线条透出的恰是一种刚劲力道。人们发现,当影丸被置于圆笔下,纤细的笔触使得人物犹如幽灵般飘忽不定,要用这样的形象去讲述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自是行不通;用签字笔来画影丸,线条是粗了,可并不意味着强而有力,反倒令人物原有的朝气蓬勃,表情的纵深感丧失殆尽。还真就是白土三平在原作中选用的G笔最适合塑造影丸,表现人物的自信与意志坚定,其头发、眼睛上下线条的强弱、嘴角的顿笔之处都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粗犷。
话框左右着文字要表达的氛围,而一旦改变话框的形状,文字的印象也会随之改变。
当人们获取漫画中的人物对白时,大概不曾留意到包裹着对白的那个长得跟气球一样的话框。
宫崎骏《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用的是多边形话框;高桥留美子《相聚一刻》用的是葫芦型话框;鸭川燕《意大利面菠菜庄》用的是破裂型话框;手冢治虫《罪与罚》用的是波浪型话框;新谷薰《战区88》用的是云朵型话框;荻原一至《BASTARD!!黑暗的破坏神》用的是放射型话框;吉野朔实《少年向荒野前进》用的是四角形话框;细野不二彦《赝品画廊》用的是通信型话框;山根一二三《小功》用的是冒泡型话框;松本零士《银河铁道999》用的是象征型话框……夏目较真地搜罗出漫画中话框的不同形状,并且总结出像是圆形、云状、多边形、发抖状等话框,通常用来装人物的说话,而像是方形、呈放射状等话框,通常用于表示人物内心独白、心灵感应或非同寻常的声音。他认为话框也是漫画的一部分,左右着文字要表达的氛围,而一旦改变话框的形状,文字的印象也会随之改变。以土田世纪《编辑王》为例,漫画家原本用的是气泡型话框,显示人物正常冷静地说着话。可如果将其改为破裂状,尽管人物还是抿着嘴,却似乎加强了语气;如果将其改成没有尾巴的多边形带刺话框,看上去则不像是这个人在说,而像是其他人在电话或别的什么里头说的话;索性去掉话框,文字读起来便像是人物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