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成绩是客观分数,那么“評定”则多了一些老师的主观印象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評定”分数,如果我们能拿到足够高的“評定”分数,对我们报考大学非常有利。
日本大学的升学方式非常丰富,往往多达五六种。除了传统笔试形式外,还有各种特色入试。根据统计,使用传统笔试形式报考日本大学和使用特色入试报考日本大学的考生人数各占50%。而特色入试中往往就对考生的“評定”分数有要求。

“評定”是什么呢?
“評定”基本上是基于考试成绩,但不是只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评定。除了成绩外,还有学生的“知识及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和“主观能动性、个人素质”。

“評定”共分几级?
共分5个等级。详见下图:

“評定”有什么用?
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报考大学。在利用特色入试报考大学时,很多大学要求提交《调查书》,这里就必有“評定”分数。
举个例子:
①如果想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报考早稻田大学,那么考生的“評定”就要在3.5以上。
②工学院大学航空理工学专业的自我推荐型入试方式,要求考生普通科、理数科的“評定”达到3.2以上。

其实这个“評定”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绩点,对于想使用综合型推荐入试和学校推荐型入试的同学们来说,“評定”分数非常重要。因为利用这两种考试时,大部分的大学都会在申请资格中明确要求最低“評定”分数。而利用共通考试、一般入试报考大学时,学校也会提交高中阶段的成绩单,其中也包含了“評定”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