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主体性会招致负面评价
第二种模式是“职业规划全抛型”。
失败的例子
提问:如果上了我们的大学,想做什么?
回答:那个入学后再考虑。学到了很多东西,视野也会变得开阔,我期待那个时候能出现“想做”的事情。
提问:你说你想学习经营学相关。但是,上大学后想学什么,如何学呢?
回答:我认为只有在实际入学之后才能了解学习内容,到时再考虑。
职业规划原本就是“通过自己的力量主动决定自己的人生”。这些回答看起来是没有认真对待职业规划。
在大学里到底想学什么?
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入学后再做各种决定的模式,避开“进了大学,之后再考虑学习”之类的陈述。
既然已经选定了学部和学科,就应该明确自己想学的内容。这是综合型选拔和学校推荐型选拔的大前提。当面试官发现,你对于这个问题抱持犹豫态度的一瞬间,就会感觉扫兴。
如果你说:“我想进入大学,再决定学习得内容。”
那就意味着你什么都还没决定。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大家在入学前就选择学部和专业呢?虽然的确也有一些“文科学部”是以扩大教养为宗旨的学部,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明确的“在大学里想学什么”这样的目的意识,那么在选择科目时就会很困扰。
如果你说:“关于某某专业,我想在进大学之后学习很多相关知识。”
那你为什么没有调查具体学习什么知识内容呢?因为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就能方便查询学部和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明明可以做却不去调查的考生,会让人感觉缺乏积极性。
确实也有把大学当作“寻找自我的场所”的倾向。但是,既然在进入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学部、学科、大学,是不是应该更明确地表达在大学里想做的事情呢?
如果大学方面看到考生没有考虑到这些内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束手无策、对未来感到不安的样子,会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