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租车模式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日本的出租车司机为啥不怕被滴滴Uber们抢走饭碗?
日本出租车早已允许个体经营,也不对各地区的出租车公司施行准入制度,已经完全市场化。对个体经营的出租车司机而言,购置车辆的费用、油费等所有费用都由司机个人承担。虽然没有份子钱,但对个体司机的要求也并不简单:不同年龄要求不同,但一般都需要有普通旅客运送事业专职司机经验十年以上,其他汽车专职司机的从业时间按照50%进行换算;十年内未出过交通事故,没有违反过交通守则;这些制度如果引入中国,只有部分老的哥符合要求。
而公司运营才是日本出租车的主流。车辆购买、油费、保险停车都是公司负担,司机经过入职培训后去公司上班,有基本工资,每月有固定出勤次数和出勤时间,享受出租车公司的正常保险福利,待遇比国内还是好得多。
这样好的服务这样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日本出租车的费用也不低。以东京为例,出租车前两公里730日元,之后每280米80日元,此外还要加上每1分45秒90日元的时长费,对比国内来说不算便宜。而现实中日本普通百姓使用出租车的频率也较少,主要是因为公共交通特别发达,除非是深夜或者赶飞机等急事,坐出租车并不划算。
公共交通发达,出租车只是补充,这种情况下日本民众对于Uber等打车软件的需求并不高。
在日本,由于利用私家车有偿载客的行为被称为“白出租行为”,被道路运输法明令禁止,所以Uber一直没能在日本打开市场。直到今年6月份才被允许只在京都府京丹后市的一个只有5560人的Tango社区提供出租车服务,由于人数过少,该地出租车公司已经在八年前终止业务。
显然,基于国情,日本模式在其他国家是难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