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华侨报2日刊文称,学校不仅仅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所在地域的居民交流往来的平台,文化互动传播的中心,是地域纽带关系的象征。尤其在日本这个“地震王国”,学校还是地域抗震防灾的据点。但是,伴随着日本社会“少子化”和“过疏化”问题的加剧,日本文部科学省不得不在时隔60年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公立中小学校的废除、合并。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公立中小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了1800万,到了2015年,却只有970万,减少了将近一半,公立中小学校也减少了24%。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14岁以下的儿童在2700万人左右,到了2015年却只有1500万人左右,另据日本文部科学省推算结果,到了2060年,日本14岁以下儿童将只剩下791万人。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已是如此的深刻。
近年来,日本各地方自治体也都陆续开始将管辖内中小学校的废除与合并问题搬到了桌面上,有的选择了废除与合并,有的则在拒绝废除的基础上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拥有6所小学的茨城县行方市,在最近的10年间小学生人数减少了2成多,只剩下了640人。6所小学里学生数最少的只有41人,几乎每个学年都只有一个班,有的学年一共才不到10人。
2015年,该市决定废除这6所小学,为这640名小学生重新建一所学校。但这样一来,有9成的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新学校离家太远,学生无法步行上学,于是学校就每天出动18辆校车接送大家。
日本文部科学省规定的标准是,小学一个学年要有2至3个班级,中学一个学年要有4至6个班级,但目前日本全国有45%的小学和52%的中学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在校生人数过少的弊端是,不能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校外活动,像足球比赛和大合唱等集团活动都要受到制限,学生本身也缺乏锻炼社会性和交流能力的机会,人际关系容易固定化。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愿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废除与合并,因为学校是地域的中心,没有了学校,原本就人口过疏化的城乡会越发地失去交流与活力。人口只有4000人左右的宫崎县五濑町就是其中之一。
五濑町内共有4所小学,每所小学的学生数都不到80人,但因为这4所小学都和地域联系紧密,因此该町决定不废校也不合并,开展联合教学。像体育、音乐等人数越多越好的课程,就把4所学校的学生都集中到一起进行,各校的老师们也会每月开两次碰头会,一起备课,相互确认教学进度等,整个五濑町,俨然是一所大学校!这4所小学的学生对于这种新的教学尝试也都很欢迎也很兴奋,觉得既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学校环境,又有机会去其他小学看看,和其他小学的学生一起交流,结交新朋友。
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中国的中西部乡村也在面临着人口外流和资源锐减的“过疏化”问题,农村小学生源不足,令部分学校濒临“空巢”。在这一点上,是否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做法,动员地域全体都来努力,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富有创造性的灵活对应?无论是哪国政府,都不能只吆喝,要有具体的补助方法,给合并后的学校增加师资力量,让拒绝废除的学校能确保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