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2010年度中国第6批高中生短期访日团,前往日本进行为期9天的访问。虽说时间短暂,记忆却深刻:寄宿人家的亲切友好,中村妈妈的慈祥温和,日本同学的活泼可爱,日本人对民生的细腻讲究……
东京印象:没有垃圾箱的街道
想象过东京的样子,作为日本的首都以及第一大城市,应该和北京差不多吧,满眼的繁华。但事实上,东京却让我有了一种宛如厦门的感觉:柔和温暖的气候,不算拥挤的街道,低矮的民房散落在街道两旁。
日本人非常重视“低碳生活”,尽管家庭汽车的拥有率极高,但除了节假日、外出度假,平时上班大家都是坐公交、地铁,近一点的就走路,或骑自行车。
担任翻译的中村妈妈说,日本对垃圾处理的法规条令很严格。日本从1981年就开始实行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了,当初只是分为报纸、杂志、瓶、罐等7类,而如今有的城市已经细分到了几十类,比如说瓶类还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其他瓶等等,而且还要把瓶子和盖子分开。
在东京城区街道上是见不到垃圾箱,每个人的垃圾,甚至连烟灰也是装在一个象钱包似的小袋子中带回家分类再倒的。东京有23个处理不同类别垃圾的清扫工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垃圾场。我们去参观的有明清扫工厂,是东京最大的一家清扫工厂,专门处理小件的垃圾,如碎纸等。厂长还拿出一杯黑色的、小颗粒的垃圾渣给我们看,这种垃圾渣是垃圾燃烧产生的灰烬,经过加工成为铺设马路的材料,可谓物尽其用。
日本号称是“不产生废料垃圾的国家”,但我没想到会做得这么细,而且深入每个家庭。这种看似繁琐实则方便的做法已经被绝大多数日本人所接受,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
中国历史:信息的不对等性
我的homestay的伙伴叫大西绚子,和我一样是高一的学生,却没有看到她在家里做作业,她说作业在校内基本就能做完,我十分惊讶。绚子告诉我,在日本小六、国三和高二的时候都要去修学旅行,她曾经去过北海道、东京等地方,希望高二能去中国看长城。
日本的修学旅行不同于我们的春游或秋游,是日本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一个特色,通过集体旅游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语言、历史等领域的认知水平。据中村妈妈介绍,修学旅行以学习为目的,学生更容易从旅行中学到知识。日本的修学旅行因学习的内容不同被细分成若干类别,比如历史学习,主要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学习历史知识,多去京都、奈良和东京等古迹多的地方。
绚子的家是木质小别墅,很精致,进家要拖鞋,袜子不可以有异味,日本人特别看重这一点。我将丝绸围巾送给绚子妈妈,将乌龙茶送给爸爸,厦门明信片送给哥哥,大西绚子是京剧脸谱的手机链子和书签,他们送给我一个精致漂亮的HELLO KITTY杯子和许多当地零食。绚子妈妈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晚餐,努力地为我营造家的感觉。为了让我对日本料理有新的体验,她还端上了平时不常烧的章鱼小丸子和美味的生鱼寿司。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张温暖的桌子旁,开心地聊天。为了方便我和绚子沟通,绚子妈妈特地请来了绚子的姑姑当翻译。我用英语尽可能表达我的心意,绚子的姑姑总是会意地点点头,尽职地帮我传达。
到日本之前,我原以为可以用“汉字”交流,因为日本文字还保留了相当多的汉字,所以应该没问题。但实际上一些汉字的意思在日本语里已有变化,比如绚子在纸上写下“手纸”两个字,我还很纠结地猜想是什么意思,她向我借手纸?我只是对她呵呵地笑,现在才知道我当时有多么傻!手纸在日语里的意思是“信纸”的意思,也就是说绚子希望我们可以用信交流。
中国的地理会讲到日本的濑户内海、阪神工业区等等,历史会讲到幕府统治,黑船事件……应该说日本近代的历史中国学生都有了解。但是日本的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却很少,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更是一无所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浅尝高中: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
日本的学校,学习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是排在健康和生活技能之后。
到达南稜高中时,阳光正明媚,一群正在上体育课的男生站在操场旁做热身活动,看到我们的大巴朝学校缓缓驶来,他们大声地喊:我爱你!
日本的学校有进入教学楼就要脱鞋,地板铮亮,楼道整洁,随处可见绿色植物,学生见面微微鞠躬问好,上下楼梯自觉靠一边行走。
书法课是日本高中课程之一,也是各校社团的一部分,名曰:“書道”。这项最具中国特色和文化的活动,在日本很受重视,因此中国的书圣王羲之在日本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南稜高中教授书法的是头发花白的驹崎威老师,他对中国的书法精髓有着很深的了解和研究。驹崎威老师要求每个学生临摹一个汉语词语,如“友情”、“黄砂”等。这可把很多中国高中生难住了,我随行的团友里有钢琴八级的,也有精通小提琴的,可就是书法不怎么样,最多也就是小学时候练过毛笔字。反观日本学生的书法,基本没有写得很差的。我倒是随性地写了写,不然这书法八级的称号就白过了。
京都的桃山高中,极具日本体育特色的社团是弓道部。弓道部的学生身着弓道服,手握长弓,缓缓自上而下地拉开弓弦,以指抵箭,蓄势待发的那一刻,身上散发出的英气让我震撼。女生们热情地邀请我体验这个项目,手把手地教导,无数次的失败后我终于骄傲地正中靶心,引来一阵欢呼。
我们还与乒乓球、羽毛球社团的日本学生比赛交流。虽然中国一向是以“小球带动地球”主城的,但是几名中国高中生都败给了日本学生。一名团友无奈地说学习紧,很少有打球的时间。
家政课也很有意思,传授的是日本料理的制作、和服穿法,还有茶道,书法课、茶道课等传统文化课程。穿和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一一配对,先穿上袜子和白色内衬衣,再披上和服,几番折腾后总算大功告成。
高二的数学课,讲的居然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难度之浅令我惊讶。虽然文化课的难度比我们笑,但体育课的“难度”却要比我们大得多,女生在很冷的冬天也常常穿短袖短裙,绕着操场跑步,学生们每天都要进行限时的8公里“魔鬼训练”。
九天,九日九夜,九种不一样的心情,混杂了甜蜜,感动,喜悦。不止有来自团友的友情,更有来自邻邦的友情。
日本,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沉重而深刻的符号。鲁迅先生说得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忘记过去,并不是要忘记历史,而是为了不让历史的伤痕遮蔽美好的明天,为了用历史的苦难告诫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
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愿中国与日本,在21世纪的阳光大道上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