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地推行学校供餐。战后初期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供餐食物鲜明地折射出了时代背景。被称为“供餐史上最惹人嫌的东西”的脱脂奶粉就是在这一阶段进入了学生午餐的菜单。
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小麦和奶制品产量过剩,于是以援助、低价倾销等方式将其大量输入日本。受此影响,这一时期学校供餐基本都使用面包而非米饭。最初使用搭配奶油的纺锤形面包,然而这种面包非常干,口感不佳,经常被学生剩下造成浪费。1955年末开始用油炸面包等加工过的面包供餐,这种改良过的经过油炸的面包表面涂有白砂糖,虽然有些油腻却很受学生欢迎。此外,“洋气的”咸味饼干也会偶尔代替面包以变换口味。
被称为“供餐史上最惹人嫌的东西”的脱脂奶粉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学生午餐的菜单。尽管脱脂奶粉被视为将饥饿儿童从营养不良中拯救出来的救星,但是它的味道和口感却让很多学生接受不了。尽管1958年教育部管理局局长下发了“学校供餐牛奶的处理要领”的通知,指出要实现从脱脂奶粉到牛奶的转换,但是真正实现完全转换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1963年,日本教育界在懈努力之下获得了政府国库提供的补助金,牛奶在学校午餐中得以全面推广,学生们也得以从脱脂奶粉的噩梦中解放出来。
这个时期如果提到肉基本就是指鲸鱼肉,油炸鲸鱼肉虽然很硬,但却是学生们普遍最为期待的午餐菜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整个区域提供学生午餐的供餐中心逐渐普及,菜肴的种类和质量都随之获得了显著提升。1976年开始,供餐中心每个月都会供应几次米饭,菜品也随之多样化。每学期最后一次的“快乐供餐”也为学生们带来了无限惊喜。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整个区域提供学生午餐的供餐中心逐渐普及。1976年开始,供餐中心每个月都会供应几次米饭,菜品也随之多样化,日式到中式都有,什锦水果、牛奶冻、水果沙拉等甜点也不断推陈出新。此外,午餐期间的校园广播会介绍当天的菜单并且对食材功效进行深入解释,使学生们在就餐中也能够获得知识。
尽管这一时期的学生不用忍受脱脂奶粉的摧残,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牛奶的味道,为此,供餐中牛奶也在不断变换着新花样。牛奶调料的出现改变了牛奶的味道,将牛奶调料倒入牛奶后,牛奶就有了咖啡的口味。之后出现的三角盒牛奶在外观上和口味上又进行了进一步创新, 这些变化不仅让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也使很多原本不愿意喝牛奶的学生愉快地喝下牛奶。
每学期最后一次的供餐并不会提前公布菜单,而是根据之前给学生的调查问卷,选出最受欢迎的菜品,在这一天里集中供应,用“快乐供餐”给学生惊喜。咖喱饭、什锦水果等常常榜上有名。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日本学校供餐的种类进一步丰富,做法也追求变化。“食育”理念不断强化,学生得以从午餐中了解节日风俗和国际文化。此外,“健康供餐”的概念也得到更多的重视。
告别了罕见米饭的年代,米饭的做法也得到了“升级”,单纯的白米饭已经不再那么受欢迎,取而代之的是多种类型的拌饭,如章鱼饭、鳗鱼饭等,这些拌饭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解决剩饭问题的新法宝。 除了米饭变得多样,面包、甜点等也都有了至少十几样的选择。
“节日供餐”是学生们非常期待的,如2月的立春前夕和3月的女儿节,学生们可以享用到手卷寿司,七夕节则可以吃到银河果冻,还有中秋节的赏月团子等,而最受欢迎的是圣诞节的蛋糕和炸鸡。
“节日供餐”之外,日本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推出“世界料理”,俄罗斯罗宋汤、西班牙海鲜烩饭等各国美食都可以吃到。学生们在享受异国料理的同时也了解到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方式。
在“健康供餐”概念的指导下,考虑到学生的营养均衡以及避免和解决肥胖问题,除了有专门的营养师制定菜单,学校供餐还遵循详细的指导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每份午餐的卡路里、钙、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含盐量等都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在菜品上,学校供餐也通过创新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健康,如将汉堡中的肉替换为豆腐以降低100卡路里等。
在日本,学校供餐除了解决“吃”的问题,也是学生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相关的食品营养知识,在有序地发放和领取午餐、清洗餐具等环节中还培养了良好的饮食习惯、用餐礼仪、劳动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对很多日本人来说,学校供餐的各种食物、就餐期间的趣事以及学校和学生之间在“挑食剩饭”问题上的各种“斗争”与“反斗争”都是学生时代的重要回忆,而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也常把自己经历过的学校供餐作为讨论的话题。